隨著冷鏈建設進入高峰,制冷設備的投資將拉動相關上市公司業績。冷卻塔作為制冷設備在醫藥生產、化學工業等過程中的應用日益廣泛。目前,在我國冷卻水塔制造業結構急需調整升級的背景下,智慧型產業一改以往大工廠濃煙滾滾、機器轟鳴的粗放型工廠模式,代之以低耗能、高效率、靈活、精簡為特征,成為企業降低成本、促進制造業發展的關鍵。
冷卻塔可防止雜物進入冷卻管路系統和冷卻介質的蒸發損耗。使用軟水作為冷卻介質,不結垢,不堵塞管路,故障少。采用風冷和噴淋水蒸發吸熱雙重冷卻方式,冷卻介質全封閉循環。冷卻效率高。該裝置體積小,占用空間小,移動及放置方便,無需修建水池。
我國冷卻水塔制造業出現危機早已不是一天兩天,專家在講,經濟學家在預測,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動蕩,我國冷卻水塔制造業出現了各種困境。按照經濟學家郎咸平的觀點,我國冷卻水塔制造業的危機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:
扭曲的冰火兩重天。一方面,實體經濟不景氣,股市樓市皆低迷,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,樓盤、豪車、古董藝術品卻一片火爆,虛假的繁榮與實際的疲軟并行其道。
我國冷卻水塔制造業被進一步邊緣化,產品研發和創新改造不足。我國雖然以冷卻水塔制造業大國自居,卻正在不斷喪失優勢,其國際話語權更趨式微,無法掌握國際市冷卻塔制造業的利潤進一步降低。
稅費過重、資金成本高、勞動力成本優勢不再。各地屢次提高工資標準,人力成本快速上升,僅有的優勢也不復存在。
經營環境惡化,產能過剩。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下滑,外貿需求大減,導致國內的產能過剩,冷卻塔制造業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惡化。
針對以上問題,郎咸平提出的辦法是發展智慧產業,由智慧產業來促成我國冷卻水塔制造業的產業升級。智慧產業又被稱為第四產業,為企業和其他產業服務。在現代發展中,智慧型產業屬于金字塔高端的高科技和高創意產業。其作用則堪比火車頭,能直接拉動國民經濟向前飛駛。
文章鏈接: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